來源:紅與綠
作爲芒格摯友與每日期刊董事,彼得·考夫曼編撰了集芒格投資與人生智慧的大作——《窮查理寶典》。
在整理和研讀材料的過程中,考夫曼總結提煉出了芒格獨特的思維模式——“跨學科”思維。但是,考夫曼並未止步於此。沿著跨學科思維這條路徑,他引出了“思維模式格柵”的概念。
“思維模式格柵”是“多學科”思維模型的必然要求,進一步將投資視作一個學科交叉的知識體系,以綜合性的全局觀去理解領悟投資之道。考夫曼利用“思維模式格柵”,提出了“三桶”樣本理論,強調人們應遵循複利、進化、進步三位一體的行事風格。
偉大投資的三個特點是高回報、低風險和長期性。全世界都專注於追求第一個特徵,但是優秀的投資者往往把這三個放在相同的優先級。
01 芒格的跨學科思維
考夫曼在《窮查理寶典》的導讀中寫道,他很早就注意到芒格使用“跨學科”的方法,培養了清晰而簡單的思維模式。芒格以根本的人性、基本的真理和許多學科的核心原理爲基礎,觀察事物並做出推論。全書展現了芒格的聰慧、機智、價值觀和深不可測的修辭天賦。他擁有百科全書般的知識,所以從古代的雄辯家到18、19世紀的歐洲文豪,再到當代的流行文化偶像,這些人的名言他都能信手拈來。
芒格以捍衛老派的美國中西部價值觀而聞名:活到老學到老、對知識抱有好奇心、遇事冷靜鎮定、不心生嫉妒和仇恨、言出必行、能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、有毅力恒心、擁有客觀的態度、願意檢驗自己的信念等等。他總是利用逆向思維和悖論,給予睿智的忠告,引導人們正確處理最棘手的生活難題。他也會研究歷史和企業案例,通過講故事而非抽象說教的方法,巧妙而有條不紊地表達他的觀點。
芒格認爲生活的決定比投資的決定更重要。有意思的是,他那來自各種學科的思維模型反覆地出現,卻從不曾關注“企業組合投資策略”、“貝塔係數”或者“資本資產定價模型”,而是以基本的公理、人類的成就、人性的弱點和通往智慧的崎嶇道路爲中心。芒格曾說:“就像約翰·梅納德·凱恩斯男爵一樣,我想通過發財致富來變得獨立。”對於芒格而言,獨立是賺錢的目的,而不是倒過來。
芒格是本傑明·富蘭克林的忠實信徒。《窮查理年鑑》是富蘭克林編著的作品,又叫《窮理查曆書》。《窮理查年鑑》是一部箴言集,因爲都是寫在日曆本上,所以叫做“年鑑”。1732年,富蘭克林第一次以理查·桑德斯之名出版了他自編自印的日記,此後一直持續出版了25年,稱爲《可憐理查的日記》。因爲有這樣的關聯性,所以考夫曼才將查理·芒格的箴言集取名爲《窮查理寶典》。
巴菲特評價芒格是一位“從不人雲亦雲,本身具備極強的邏輯推理能力的合夥人,是你所能擁有的最佳機製之一”。因此,“全部符合我這些特殊要求的人只有一個,他就是查理。”當然,芒格對此十分謙遜。他說,即使“世上未曾有過查理·芒格這個人,巴菲特的業績依然會像現在這麼漂亮。人們很難相信他的業績一年比一年好,這種情況不會永久地持續下去,但沃倫的境界確實有所提高。這是很罕見的。絕大多數人到古稀之年便停滯不前了,但沃倫依然在進步。”
02 “思維模式格柵”
要深入理解芒格的“多學科”思維模型,可以研讀羅伯特·哈格斯特朗的《投資的格柵理論》。哈格斯特朗和比爾·米勒以及邁克爾·莫布森都曾在聖塔菲研究所學習過,深諳多學科思維模型的精髓。
哈格斯特朗在“思維模式格柵”一章寫道:在芒格看來,投資也是一種智慧,是藝術的分支。它並不是一門學科,而是一個更大的知識體系,這個知識體系包括心理學、工程學、數學、物理學、生物學等等。在這個寬闊的領域,各個學科互相交叉,並且在這個過程中發展。每個學科都會形成思維模式,這是進行綜合性理解的關鍵。擁有這種大視角的人將會獲得處世的大智慧。
芒格把這種互相交叉的思維模式比喻成“思維模式格柵”。“你必須在頭腦裏有思維模式,”他解釋道,“然後你要把你的經驗,以及所有和經驗間接相關的事物排列到模式格柵裏去。”就這樣,“格柵”這個詞就成爲投資界的一個術語,也成了芒格投資理論的標誌。
格柵思維是在“格子”中探索其複雜性的,因爲無論是投資還是市場,都是複雜的系統。芒格相信,在相互獨立的學科中形成思維模式,從而建立起思維模式格柵,這是投資獲得成功的強有力方式。當其他學科的觀點共同得出某個結論時,投資更有可能是正確的。大視角能夠使我們成爲更好的投資者。而那些試圖理解各學科之間聯繫的人,將獲得處世的大智慧。但是很顯然,學習各科的知識看起來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。幸運的是,我們不必成爲每個領域的專家,我們只需學習最基礎的原理,芒格將此稱爲“大思想”。
構建思維模式格柵是一種創新思維。聖塔菲研究所的約翰·霍蘭教授致力於宣傳這種創新思維。他說,創新思維要求我們掌握兩個重要步驟:首先,理解基本知識;其次,注意隱喻的使用。
第一個步驟就是芒格所說的獲取大智慧的重要途徑。連接各種思維模式並從中受益,其前提條件是必須對格柵中的每一種思維模式有個基本的理解。但要記住,你不必成爲每一種思維模式的專家,你只需要知道最基本的原理即可。
第二步,尋找隱喻。簡而言之,隱喻就是用非平常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。比如,當我們說“工作真是個活地獄”,並不是說我們自己天天呆在地獄。而是說在辦公室裏很難受。隱喻不僅代表語言,還代表思想和行爲。它們能幫助我們把思想轉變爲思維模式,促成新思想的誕生,成爲創新思維的基礎。
詹姆斯·伯克在《紐帶》一書中闡述了幾個案例。在那些案例中,發明家在原有發明和想要發明的東西之間找到相似共通點。比如,亞歷山德羅·伏特發明的火花塞,起初是用來測試空氣純度的,最終在125年後點燃了汽化器噴出的燃料。汽車排檔的發明靈感來源於水車,引擎活塞和汽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托馬斯·紐科曼發明的最初用於煤礦排水的泵發動機。每個重大發明都和早期的發明有關係,這就是創新思維模式的根本所在。
對投資者來說,最想知道的是關於股市和經濟的目標模式。很多年來,金融投資領域積累了很多金融學的源模式來解釋股市與經濟現象,但多數情況都以失敗而告終。股市和經濟如何運行依然是個謎。或許我們必須擴展到所研究的學科,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這一切。我們研究的學科越多,就越有可能發現解謎機製的共同點。
運用思維模式格柵,並不侷限於挑選公司這一件事上。它使我們得以理解整個市場——新的商業趨勢、新興市場、貨幣流向、總體經濟形勢和市場參與者的行爲。如此,才有可能培養大局觀思維。這是長期投資者獲得成功的奧秘所在,也是投資哲學的核心所在。
03 考夫曼的“三桶”樣本理論
哈格斯特朗注意到,似乎沒有什麼股市經典、均衡理論能夠預測,甚至描述1987年發生的事件。現有理論的失敗讓競爭理論成爲可能。重要的是,人們可以從生物學角度更加透徹的理解股市和經濟。藉助生物學來洞察數字、熟知金融和投資,我們首先見到的或許是令人吃驚的運動過程,但正如做物理學研究一樣,我們聚焦生物學的核心理論——進化論。自然界進化論的過程是先是自然選擇,然後以進化的模式看待股市,將使我們能夠觀察經濟,做出正確的選擇。
那麼,如何構建一個生物學的思維模式格柵?彼得·考夫曼已經爲我們做出最好的示範。許多年前,我就知道了彼得·考夫曼,但尚不清楚他是怎樣的一個人。直到前不久,我才有幸讀到了他在加州理工學院經濟學俱樂部題爲《對於多學科思維模型的思考》的演講。於是,我意識到,彼得·考夫曼有可能是運用思維格柵最好的思想者。
在那篇經典的演講中,考夫曼介紹了他學習科學、生物學等“大思想”的訣竅:找到了一本叫做《發現》(Discover)的科學雜誌。這本雜誌每個月都會發表一篇來自某個科學領域的某個專家的採訪。每篇採訪都有六七頁長,而且不用專業術語的表達方式。
然後,他找到了共計十二年的《發現》雜誌文檔,並將其全面打印下來,總計有144次的採訪記錄,整整塞滿了三本大活頁夾。於是,考夫曼全覆蓋地閱讀了一遍。六個月後,他就從科學和生物學的“大思想”中捕捉到其他人都不具備的思想,看到了“這正是生物學的原理”又或者“這正是人性”。
對於考夫曼而言,這三本大活頁夾就是他的“宇宙”,因爲他覺得自己擁有了整個宇宙。這是考夫曼的“三桶”樣本理論的思維模型。它是一個數量大且相關性高的樣本集合。考夫曼深信,從一個大的相關樣本中得出的原理是不會錯的,唯一可能出錯的方法是樣本太小或樣本本身不相關。
第一個桶是137億年。它是整個宇宙中最大的樣本,沒有更大的。這是無機宇宙。物理學、地質學,任何沒有生命的東西都放在第一個桶裏——137億年。第二個桶是35億年。這是地球上的生物學。我們生活在第一個桶裏,137億年。而我們是第二個桶的一部分——35億年。第三個桶是2萬年的人類歷史經驗。這是最相關的桶。這是我們自己的故事,就是我們自己——2萬年。
在第一個桶中,最強大的力量是複利。愛因斯坦說,“複利是宇宙間最強大的力量。”不僅如此,他還說:“複利是最偉大的數學發現,是世界第八大奇蹟。那些理解複利的人會收穫豐厚的回報,不理解的人將支付給複利報酬。”
在第二個桶中,它是35億年的生物學歷史,它最強大的力量是進化。
在第三個桶中,是地球人類2萬年的經驗。無論一個人想在奧運會上贏得一枚金牌,或是想學一樣樂器,還是想學一門外語,都必須在一個很長的時間框架內持續、不斷地進步。
考夫曼提醒我們,這並非一個天才將事物羅列出來,並通過複雜的公式精確計算出數字,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,達到倍增效果。
他在闡述三個桶的定義時,曾強調過這些詞:“在一個很長時間內”,“持續”、“不斷”、“增長”的進程。然而,沒有人願意不間斷地堅持。人類所面臨的問題正是不喜歡不間斷地堅持。
他還使用了一個隱喻:我們相當於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,嘗試把巨石推上山。你把它往上推一半,然後你就走了,“哦,我下次再來做這個。”它又滾回山腳。然後,“這一次我會很努力的。”你把它推到一半,“哦,我下個月再來吧。”這就是人類。在幾何術語中,這被稱爲“方差流失”。當在高於某一臨界值上方停止持續增長時,就會失去了複利,而不在對數曲線上了,又回到了一條直線上。
每個人都想像沃倫·巴菲特和查理·芒格那樣富有。但他們的致富源於不間斷地堅持,而不是間歇性的,並且按照“三個桶”的主題詞,“在一個很長時間內”、“複利”、“進化”、“進步”行事。偉大投資的三個特點是高回報、低風險和長期性。全世界都專注於追求第一個特徵,但是我們應該把這三項放在相同的優先級。一個商業活動如何才能獲得長期的低風險?只有通過雙贏。這是商界的最大盲點。
如果要實現雙贏框架,就必須理解臨床心理學的基本原則。臨床心理學的基本原則是,如果你能以我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,你就會明白我爲什麼要這樣做。考夫曼認爲可以從這個原則中得到兩個重要推論。如果你相信了這個原則,也必須相信這兩個推論,因爲它們是邏輯的擴展。推論一,如果這個原則是有效的,並且你想理解某人的行爲方式,你必須以他們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。推論二,如果你想改變一個人的行爲,你必須改變他們對世界的看法。這聽起來不可能,但其實沒那麼難。
編輯/Jeffrey